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医药发展的前世今生,一文读懂

曾剑萍 广东卫生在线
2024-11-23


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,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,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。


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,讲好新时代中医药好故事,第35期《国医大讲堂》,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、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馆馆长蓝韶清以《生活中的中医药文化和健康》为题,回顾了中医药发展的前世今生,展示了中医医者的精湛医术以及高尚无私的人文情怀。



中医药发展简史

从远古到近代公元1840以前,中医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:


  • 起源(远古-史前时期) 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,医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。如《帝王世纪》记载:“伏羲氏……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,以拯夭枉矣。”


  • 早期卫生活动(夏-春秋) 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6万余片,其中与疾病相关的有323片,共415辞,所记载的疾病名称大约有20多种;《尚书》《周礼》《诗经》等书中,对热病、昏迷、浮肿、逆产、不孕等疾病有初步记载;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,精气神学说、阴阳五行、天人相应等基础理论开始萌芽。


  •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(战国-三国) 《黄帝内经》《难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四本著作陆续诞生,标志着中医药学理论已基本形成。


  • 全面发展(西晋-五代) 中医学各科充分发展,《新修本草》《针灸甲乙经》《经效产宝》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《肘后救卒方》《千金要方》《外台秘要》等著作持续涌现。


  • 突出的成就与医家创新(宋-元) 官方重视医学教育并持续完善医政制度,比如宋代设立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惠民局 ,成立国家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,出现教学模型针灸铜人和《新铸铜人俞穴针灸图经》。同时,病因病机、法医、针灸、内科、外科等临证各科也有突出成就,各家学说层出不穷,呈现争鸣之势。


  • 再实践和理论新发展(明-清·鸦片战争前) 中医药文献整理总结和各科都有新的发展,如李时珍著《本草纲目》,集药物学之大成;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,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,中医传染病学初步建立。



中医的人文情怀

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。


故事一 坐堂

汉献帝建安中期,张仲景任长沙太守,当时官箴规定,太守不得擅进民屋。为了给百姓治病,张仲景决定每月初一和十五,大开衙门,让百姓前来问诊治疗,久而久之就成为惯例。后人把在中药店行医的中医称为“坐堂医生”,以此纪念张仲景。


故事二 杏林

董奉是与华佗和张仲景齐名的医者,曾在江西庐山一带隐居。他医术高明,看病从不收取报酬,只要求患者在他家周围种植杏树。时间一长,被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,栽下的杏树也蔚然成林。董奉在杏林中建了一座仓房,并贴出告示:杏子成熟时,只需拿一些粮谷放在仓房,就可自行取杏。后来,董奉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穷苦百姓。数年之后,他驾鹤西归,“杏林”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。

在中医药历史文化长河中,诸如此类故事比比皆是。从“穷思探及玄冥幽微,竭力窥探变化莫测”的医圣张仲景,到“杏林春暖”广惠众生的董奉,从“橘井泉香”润泽天下的苏耽到“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”的药王孙思邈,中医医者的慈悲济世之心至今仍温暖世人,并在传承中焕发新的风采。


中医的智慧结晶

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、疫病方面更是屡建奇功。

东汉建安时期伤寒病流行,张仲景建立伤寒论;晋朝葛洪著《肘后备急方》,记载治疗狂犬病、瘴气等方法;北宋时期有人通过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,后来传入欧洲、美洲,被改进成接种牛痘,这是中西医结合案例之一。

明代末期,瘟疫流行,吴又可著《瘟疫论》、叶天士创立“卫气营血”辨证方法,形成温病学说;20世纪50年代治疗乙型脑炎和麻疹及20世纪80年代上海中医治疗乙肝和重症甲肝,中医均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
其中,《肘后备急方》中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”的记载还启发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。她利用乙醚成功提取青蒿素,极大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,为人类对抗疟疾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。


在广东,也有一群中医药人始终为消灭疟疾而努力。

从上世纪60年代起,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就一直奋战在青蒿素抗疟的临床研究中。他曾“以身试疟”,开展治疟药物临床试验,先后研制出5个青蒿素类复方,推动青蒿素走出国门。后来,以宋建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广中医青蒿人持续奔走,为全球消除疟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

中医养生基本理论

“养生是一种理念,不是一种模式,更不是一个程序;养生是一项副业(过程),工作生活才是主业;长寿不是养生的唯一目标,生活质量比长寿更重要。”蓝韶清认为,中医养生讲究因人因时因地,强调天人相应、形神合一、动静互涵、协调平衡、正气为本等,主张做到顺应自然,要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,也要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。


在饮食养生方面,一要“和五味”,即食不可偏,要合理配膳,全面营养;二要“有节制”,即不可过饱,亦不可过饥,食量适中,定时定量,方能起到养生的效果;三要注意饮食卫生,即饮食宜新鲜,以熟食为主,注意饮食禁忌,防止病从口入;四要因时因人而异,根据不同情况、不同体质,采取不同的配膳营养。




记者 | 曾剑萍
编辑 | 任君飞 责编 | 张秀丽
审核发布 | 李楠楠

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

推荐阅读红色预警!超强台风今晚登陆,广东高温暴雨登场

警惕!去了趟水上乐园,两娃身上长满“小肉粒”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广东卫生在线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